永利拉斯维加斯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永利拉斯维加斯>工作动态>媒体关注
【南昌日报】“智”涌广袤田野 “丰”景这边独好
来源: 永利拉斯维加斯   发布日期: 2025-09-25   访问量:

□洪观新闻记者 万敏/文 成奔/图

安义县乔乐乡的猕猴桃园里,藤蔓间挂满饱满的果实,游客与果农的笑声在桃园里回荡;新建区象山镇的稻田中,收割机穿梭作业,金黄稻穗颗粒归仓……秋分时节前后,南昌市各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农民们用各种方式欢庆着自己的节日。

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近年来,南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,以科技赋能提效益、以多元路径促增收、以业态创新焕活力,推动农业产业化全链条发展,粮食生产稳中有进,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喜人,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,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。

科技赋能,农业效益“节节高”

金秋时节的南昌乡村,处处涌动着科技助农的活力。在新建区象山镇的稻田里,金黄稻穗饱满低垂,收割机穿梭作业,将稻穗精准收仓,粉碎的稻梗同步还田作肥,清新稻香中洋溢着丰收喜悦。

“以前种20亩田,从播种到收割得早出晚归忙很久,现在全程机械化,育秧、插秧、收割、烘干一步到位。”种粮大户熊国兵站在田埂上,望着有条不紊作业的农机感慨道。

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,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有力支撑。近年来,南昌持续推进农机农艺融合、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,为购机农户提供精准化政策指导与优质服务,推动农机补贴政策规范便利落地。今年,南昌市已下发2025年中央及省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总计6190万元,其中中央资金4412万元、省级资金1778万元,切实助力农业机械化与农机装备水平切实提升。

不仅是粮食种植,特色农业领域同样闪耀着科技光芒。在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位于武阳镇的种植基地,挂满枝头的辣椒长势喜人。作为集蔬菜新品种育、繁、推于一体的专业化种子公司,该公司1000亩种业科技园承担着新品种选育、展示及栽培技术实验的核心任务,其培育的“武阳白椒”更成功入选“江西蔬菜好品种”。

“为保障辣椒品质与产量,我们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品种繁育、生长全环节把关。”该公司董事长罗海平介绍,目前企业已育成国家辣椒登记品种33个、江西省认定品种9个,年推广辣椒杂交种子3万斤,带动55万余亩辣椒种植,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

从稻田里的全程机械化,到田埂间的良种培育,南昌农业正加速从“靠天吃饭”向“知天而作”、从“单一种植”向“提质增效”转变。随着更多智能装备落地田间、更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,当地农业效益持续攀升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多元增收,农民腰包“鼓起来”

走进安义县乔乐乡猕猴桃种植基地,藤蔓交织成荫,馥郁果香扑面而来,游客手提果袋穿梭林间挑选果实,果农忙着称重、打包。“听说这里的猕猴桃新鲜香甜,特地和朋友来体验采摘,既能亲近自然,又能带走美味,特别值!”游客江女士举着刚摘下的果子,笑意满满地说。

近年来,乔乐乡找准农旅融合发展方向,盘活山垄田与闲置土地,规模化种植猕猴桃等特色果品,打造集采摘游玩、农事体验、乡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园区。这一举措不仅让曾经的“闲置地”变成“增收田”,更让周边农户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业增收,昔日单一的农业种植,如今延伸出多元收益链条。

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,更让南昌的“乡土好物”搭上“数字快车”走向全国。在江西天韵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,主播镜头对准本土鲜鸭蛋,热情讲解产品特色,屏幕上订单不断跳动。

“我以前完全不懂直播,从没人看、不会讲到有了粉丝,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。”该公司负责人何幼军坦言,自布局电商以来,销售范围持续扩大,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超亿元,其中电商销售额近1200万元;今年1至8月,电商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,稳步增长的业绩让他更有信心。如今,何幼军还主动向村民传授直播技巧、分享运营经验,带动更多人掌握“线上卖货”本领。

数据见证成效:2024年,南昌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4.69亿元,占全省的21%,位居全省第一;农产品活跃店铺数2409家,年销售额50万元以上的店铺有601家,均稳居全省前列。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政策的有力支撑——南昌出台专项政策为电商发展保驾护航,对农业经营主体在电商平台开设的官方旗舰店,给予最高1万元一次性奖励;对农产品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电商直播基地,按每个15万元的标准奖励所在县区政府,资金专项用于基地建设,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与此同时,南昌市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升,成功申报创建南昌县冈上镇(水禽)、安义县长均乡(蔬菜)等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,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和20个永利 农业产业强镇,形成“国家—省—市”梯次培育格局。目前,全市拥有永利 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1家,其中国家级17家(占全省五分之一以上)、省级131家(占全省近八分之一),上市企业5家,龙头企业的规模、数量、质量均居全省前列,以产业升级带动农户稳定增收。

业态创新,农村活力“旺起来”

从南昌主城区出发驱车40分钟,到达南昌县塔城乡水岚洲半岛,这里藏着一个被誉为江西“阿勒泰”的村庄——湖陂村。

进入村中,连片的稻田和整齐的农居映入眼帘,“福气小站”咖啡店内,小狗悠闲地卧在屋檐下乘凉,村民摇着蒲扇坐在竹椅上喝着咖啡,都市人向往的“慢生活”在此刻具象化了。

“以前,国庆节别人出去旅游,我们都羡慕;现在反过来了,外乡人都羡慕我们!”说起湖陂村的变化,村民祝勇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,话语里满是自豪。如今的湖陂村,经改造后,摇身变成了人气景点,每到周末和节假日,游客络绎不绝,村民在“家门口”卖农产品、办农家宴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近年来,湖陂村探索实施包括招引新村民、培育新农人、发展新业态在内的“三新计划”,成功吸引10余户新村民落地扎根创业,实现闲置房屋资源转为农家书屋、咖啡屋、白鹭农场、鹭岛营地等乡创乡游空间,构建了一片二园三基地多元化业态布局。同时,依托金花节、露营节等各类活动,以“文创+农旅”模式推进村庄建设,助力乡村文旅多元发展,让小乡村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热门地。2024年,该村村集体收入达70万元,是2016年的14倍。今年端午假期,该村单日游客更是超过5000人。

而在红谷滩区流湖镇莲塘村,一条条柏油马路直通家门,一幢幢农家庭院错落有致。作为该区的旅游新地标,莲塘村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在环境整治的同时,加入了农家乐、书屋、民宿等新业态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露营、游玩。

“我们通过拆‘三房’、整治‘三线’‘三园’、改造村内道路、改建户厕、建设雨水明沟和污水管网等措施,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同时,还保留了村子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情。”流湖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
此外,该村大量栽种棕树,结合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飞的棕编手艺,大力推动文旅融合,吸引第三方文旅公司落户运营民宿、餐吧、茶庄、酒馆、非遗棕编等,引进发展多元业态,建设艺术风情的棕榈特色村庄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棕情小镇”。

自2022年以来,南昌市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围绕“四融一共”和美乡村建设要求,扎实开展农业农村“两整治一提升”行动,高标准打造了991个共同富裕样板村,高质量打造了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。如今,南昌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产业蓬勃发展,一幅路畅村美、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“南昌画卷”正徐徐展开。